-君子教導百姓,隻需講求仁義,為什麼要談利益?”
子思解釋說:“仁義本身就是使他們獲利。
如果上位者不仁愛,下位者就得不到應有的地位;如果上位者不講義,下位者就會樂於搞欺詐。
這是極大的不利。
因此,《易經》說:‘利益是義的表現。
’又說:‘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這些都是最大的利益。”
曆史評論者司馬光認為:子思和孟子的觀點其實是一致的。
隻有仁者才懂得仁義的利益,不仁者不懂。
因此,孟子在回答魏惠王時首言仁義而不談利益,是因為所面對的人不同。
顯王三十西年(公元前335年)秦國攻打韓國,攻占了宜陽。
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齊王和魏王在徐州會見,並互相加封為王。
韓國的昭侯修建高門,屈宜臼勸諫道:“君主恐怕無法從此門出入。
為什麼?
時機不對。
我所說的時機,不是指日子的時機,而是有利與不利的時機。
過去您有利的時候,沒有修建高門。
前年秦國攻占宜陽,今年又遭大旱,您不在此時照顧百姓的急需,反而更加奢侈,這是所謂的時機不對而做出錯誤的事情。
所以說時機不對。”
越王無疆攻打齊國,齊王派人勸說他攻打齊國不如攻打楚國更有利。
越王聽從建議,轉而攻打楚國,結果被楚國大敗。
楚國乘勝奪回吳國舊地,東至浙江。
越國因此分裂,各公族爭奪王位,有的自稱王,有的自稱君,退居海邊,向楚國稱臣。
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王進攻齊國,圍困徐州。
韓國的高門竣工,昭侯去世,其子宣惠王繼位。
起初,洛陽人蘇秦向秦王進言,提出統一天下的策略,-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