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大明普及教育,註定是一件難事。
大明百姓千萬,其中文盲就占了七成,即便是朝堂之上的武官很多也是大字不識一個。
明朝初年,正是中原文化最為衰退的階段。
前元時期,漢文化最為破碎。
這點從元史上就能看出來。
元史在內容上幾乎錯誤百出,光是名字就頻頻用錯了幾次,人物傳記更是一塌糊塗。
朱雄英這次重新修訂大明民報,其中更深的用意便是想要普及教育。
更深層次來說,就是要開民智。
在明初,有必要開民智嗎?
這個問題若是問到貴族子弟身上,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萬萬不可開民智。
哪怕是主流的儒家思想裡面,也清楚的表明瞭萬萬不可開民智。
儒家所倡導的是貴族壟斷國家上層,把握國家所有的權力,而下層人隻需聽從上層人的指揮和命令即可,因此儒家稱自己的理想為:代天子牧民。
其中這個“牧”字顯得格外紮眼。
在如今的大明,學習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首先你得需要筆墨紙硯,光是這四樣就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承擔的起的。
古代如此多的大儒難道沒有想到這一點嗎?
他們當然想過,但是他們不願改變。
大明當今雖然製定了很多推行教化的政策,但是所教化的也隻是那些能上的起學的人。
那些上不起學的人,根本不會得到官府的理睬。
到如今,活字印刷術已經發明已久,但整個文人圈層都不待見這項技術,甚至還有些牴觸。
他們指責印刷出來的書本沒有靈性,不能代表先賢。
但他們從未想過為百姓去改善和製造更為廉價的書籍。
即便是現在,仍然有大量奏摺出現在朱雄英和朱元璋的案頭。
裡面全都是親一色反對新版大明民報的,在他們眼裡國家大事乃機密中的機密,不應該讓百姓知曉。
“這些官員還是怕了,他們怕百姓沒以前好騙了。”
“他們怕以後不好貪汙腐敗了,不能剝削百姓了。”
“奏章上親一色的全是反對咱開民智的,說什麼,民智開了底下的人就不好控製了,這是什麼狗屁話!”
“咱也是從最底層一步一步爬上來的,百姓怎麼想的咱最清楚。”
“他們可能能騙的過曆朝曆代的皇帝,但唯獨騙不了咱。”
“咱心裡清楚,百姓們的造反並不是因為多讀了幾本書,多看了幾本典籍,更不是因為明瞭事理,而是因為他們吃不上飯,這才是擺在百姓面前最真切的道理!”
“咱當年住在破茅草屋中,一點吃的都沒有,眼看著父母餓死在自己眼前,你說,咋能不反嗎?”
華蓋殿中,朱元璋和朱雄英一起批閱最新呈上來的奏摺。
奏摺之中,連著幾本都是清一色的彈劾大明民報的。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1頁/共2頁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