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華夏在發展經濟,歐美已經開始追求個性了。
在這個個人主義被推崇的年代,再加上市場的炒作,印象派畫作,成為了藝術品投資者追捧的對象。
莫奈的作品,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尤其是《乾草堆》這幅畫作,林然知道,他還是在港城的拍賣會上,當時拍出了5500萬美元的天價。
正是因為它的超高價值,才會被林然記住。
就在他們在私下討論的時候,旁邊竟然有一個胖子聽得懂華夏語。
聽到他們的討論,不免輕蔑的笑了起來。
“你們根本就不理解藝術。”
他講話都還是字正腔圓,林然和溫雅都不免一笑。
當然他們並沒有直接出言反對,畢竟他們和對方不同,還是要講究些禮儀的。
看到倆人不搭理他,他拿起紅酒杯就抿了一口,說道:“東方的猴子就是沒有文化。”
本來他們還不介意的,但是對方都騎到自己頭上來了,也不得不進行反擊。
《乾草堆》這幅畫,可以說是印象主義畫作的巔峰之作了,以巨大的乾草堆作為主題,通過絢麗的色彩,想要繪出法國鄉村的景色。
在這幅畫作當中,隻能看到巨大的乾草堆。
也别怪溫雅,完全看不出這幅畫作的價值,因為在華夏普通人的心中,畫作和用水彩筆信筆塗鴉作品相差無幾。
細品的話,就是莫奈為這一傳統注入了新意。
在字畫當中看不見勞作的人,也看不見天上的飛鳥,就是兩堆乾草擺放在黑色的土地上。
在法國的秋天,鄉下隨處可見甘草。
這幅畫作創作的時候,正是1888年,當時莫奈和他的女兒在山坡上散步,從山上往下看到了這兩堆乾草。
莫奈當即就覺得這最能反映法國的山間風情,於是就直接坐了下來,將其做成草圖繪製在手上。
隨後到家裡再進行加工,就變成了這幅《乾草堆》。
不過,莫奈為了展現乾草堆的神韻,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早晨,傍晚,夜晚,他都會坐在乾草堆前進行繪畫。
每天都要帶十多塊畫布過來,在不同的光線和天氣下繪畫乾草堆。
所以實際上《乾草堆》並不是一幅畫作,而是一係列畫作。
單是這一點,林然就有些佩服莫奈,兩年如一日對地堆乾草進行作畫。
他也不是完全看不懂藝術,印象派的畫作雖然晦澀難懂,但是依舊可以看得出莫奈通過不同季節和的時間的光線捕捉,讓乾草堆呈現出了不同的色彩變化。
隻可惜他和溫雅都不是藝術圈的人,這幅畫作在他們看來,隻有投資價值,並沒有研究價值。
林然這番話假裝是和溫雅說的,其實就是說給旁邊的胖子聽的。
胖子抿了口酒,不懷好意的看著他們。
沒想到他們對於這幅畫作竟然還真有研究。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1頁/共2頁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