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要出閣的年紀
//
章節內容不對?章節不完整?章節目錄(內容)重複?章節空白?請嘗試進行“換源”。如果換源後繼續錯誤或者沒有新的源,請反饋給我們進行修復。



“女兒在外面走了走,跟河東的百姓聊了聊……爹爹,女兒聽說了一個傳聞。”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猜你喜歡
蘇銘淵一劍破乾坤,一手掌天下
沒多久,蘇銘淵便回到了住所。“公子,距離劍令爭奪戰隻剩不到二十日,按照以往的規矩,但凡參加爭奪戰的年輕一輩子弟,都得提前半個月,通過家族設下的考覈,這考覈的最低標準,就是修為達到真武八重境,而三天後,就是家族考覈的最後期限。”紅衫說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蘇銘淵道。紅衫乖巧離去。房間內,蘇銘淵盤膝而坐,腦海當中則是浮現出諸多記憶訊息。這是蘇銘淵至尊血脈覺醒時,同時出現在他腦海當中的傳承記憶,
薄少的二婚罪妻
0 人在追
離婚後,盛霆燁腸子都悔青了。 怎麼從前那個呆板無趣的前妻,突然就混得風生水起了? 豪門公子是她小弟,國民男神是她粉絲,金融大鱷叫她前輩...... 初之心,你到底有多少個馬甲,我要全部撕掉! --- 盛二少:我那前妻,柔弱不能自理,你們不能欺負她。 眾人:一言不合天靈蓋給你擰開的秀兒,誰敢欺負啊? 盛二少:我前妻是良家,你們沒事别瞎撩。 眾人:不好意思,我們沒見過那麼風情萬種的良家! 盛霆燁:來,老婆,我給你介紹個大佬 大佬:不,嫂子才是我爸爸,請收下我膝蓋! 從此,盛霆燁白天是霸總,晚上哭唧唧,開啟了漫漫追妻路
一劍破乾坤,一手掌天下
那一個個獨立空間內,瘋狂的廝殺,已經到了最後階段。蘇銘淵所在的那片空間,此刻已經隻剩下四人。蘇銘淵跟那位太一聖君,早早的就停下了手中動作,兩人都站在一旁,平靜等候著。在這片空間的中央,正有兩位聖君在瘋狂廝殺著,很顯然,他們兩人誰能‘擊殺’對方,誰就能夠得到那最後的一個名額。終於,一番激烈的生死較量後,那名樣貌普通,邋裡邋遢的女子笑到了最後。“成功了!”“我走到最後,得到那份機緣了!”
協議結婚後,傅總每天都在追妻
京都最神秘低調的傅家大少爺回國了,沒幾天,就傳出他結婚的訊息。 聽聞,對方除了長得好看,一無是處。 人人都說江南梔無才無德,無權無勢,配不上傅家大少爺。 新婚夜,傅靳遲冷漠地遞給她一份檔案,“一年後,和平離婚,我會給你想要的一切。” 後來,傅靳遲發現,她的新婚妻子好像很不一般,國際鋼琴賽事首席評委是她,世界頂級黑客是她,一藥難求的神醫是她,就連他找了五的白月光,也還是她! “騙了我這麼久,好玩兒嗎?”他掐著她的細腰,腕間佛珠矜貴禁慾。 她唇角一勾,笑容宛如妖花綻放,“傅先生,一年時間已到,該離婚了。” 傅靳遲將人死死禁錮在懷裡,“小乖,你敢離婚試試!”
新婚後我帶著殘疾老公在商界炸翻了免費閱讀
她假扮醜女來到周家,本來隻是為了查到哥哥的下落。 婚後,她跟自己的殘疾老公也達成共識,各過各的,時機一到就好聚好散。 然而,這個殘疾老公怎麼突然化身寵妻狂魔。 “老婆,貼貼。” “老婆,今晚你跟我一起睡吧。” “老婆,爺爺又催我們要個孩子。” 終於,她聽不下去,看了一眼坐在輪椅上的某人,問道:“要孩子?你認真的?” 下一瞬,她就看到周淮深從輪椅上站了起來,大步流星走向她,同時攬她入懷:“嗯。” 她瞪大了雙目,一把將他推開:“周淮深,你騙我!說好的殘廢呢?說好的命不久矣呢?說好的不能人道呢!” 周淮深直接被嗆到:“你難道希望......這些是真的?” 自此,她就成了他的掌中之物。
一朝穿書,我帶全家擺脫悲慘命運精選柳之恒
第206章 要出閣的年紀
上一頁
下一章
目录
換源
設置
夜間
日間
報錯
章節目錄
換源閲讀
章節報錯

點擊彈出菜單

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