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要出閣的年紀
//
章節內容不對?章節不完整?章節目錄(內容)重複?章節空白?請嘗試進行“換源”。如果換源後繼續錯誤或者沒有新的源,請反饋給我們進行修復。



“女兒在外面走了走,跟河東的百姓聊了聊……爹爹,女兒聽說了一個傳聞。”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是何傳聞?”

“河東的百姓都說,這前兩年的乾旱和今年暴雨,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因為河東是四皇子的封地,而四皇子暴虐虛偽、斂財無度、縱容手下官吏貪汙賑災糧餉,所以老天爺在在河東降下災禍。我還聽說,前段時間晉陽暴雨,差一點就要鬨洪災,可是四皇子的幾萬頃莊田被淹之後,這暴雨竟然就停了,所以老百姓都說,這旱災和大雨都是老天爺降下來懲罰四皇子的,老百姓都是跟著四皇子一起遭殃了。”

沈大人眉頭緊鎖,“這是哪裡來的說法?為父是怎麼教你的?不可怪力亂神!”

“父親說的道理我明白,隻是我覺得老百姓這種說法,不也看得出,四皇子在晉陽不得人心麼?我看那個淹他莊田的天璿君柳姑娘不是壞人,父親何必去抓她呢?”

沈大人嚴肅著一張老臉,教訓女兒道:“這毀堤淹田就是大罪,無論是淹的百姓的田,還是皇子的田,都是一個罪名,你莫要替她求情。”

沈婉清氣鼓鼓地站起來,一把拿走爹爹手裡湯匙,收起湯盅,轉身就走。

“爹爹這麼大公無私,這安神的湯也别喝了!也别睡了,繼續給百姓辦事,熬著吧!”

“誒!你這丫頭!”

沈大人無奈,看著女兒離開的背影,可憐巴巴地咂吧了一下嘴……

……

京城,段無咎也知道了晉陽的事情後,很想去一趟晉陽,倒不是擔心柳之恒對付不了,或者是義父派去的錦衣衛沒辦法保護阿恒,就是覺得自己錯過四皇兄的醜態,沒有親眼看到他趴在鐵牛上掙紮的畫面,有些可惜。

隻是最近父皇對段無咎實在是“父子情深”,幾乎日日都要段無咎陪著用膳,大概還是段無咎和萬妃長得太像了。

就在仁聖帝與段無咎父慈子孝一起用膳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急忙忙地進來,呈上來一封信,說是巡按禦史沈大人的八百裡加急。

段無咎不動聲色地繼續吃飯,這沈憲是除了連內侍之外父皇最信任的臣子,雖說他的官職不像萬壑鬆那般顯赫,隻是三品的禦史大夫,但卻兼職了巡按禦史,這兩個官職都是監察百官、彈劾百官的,而且沈大人是純臣,兩袖清風,不好色、不貪財,就愛為陛下辦事,可以說,文武百官們最怕的人就是沈大人。

他是真的不講情面啊。

有時候段無咎都有些佩服父皇的用人之道,一個連千歲為父皇做所有陰私的勾當,父皇不好明面上做的事情,都讓連內侍做,連內侍擔著九千歲的名頭,其實不過是父皇的鷹爪。再一個鐵面無私沈大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是父皇的面子,成全父皇君不疑臣、臣不疑君的明君名臣的佳話。

於此同時,他一面讓皇後和外戚萬家把持朝政,一面又扶持鄭貴妃和四皇子與之平衡,倒是真的把馭人之術用到了極致。

隻可惜,滿朝堂就沒幾個真的乾實事的人,全都隻會勾心鬥角、黨派相爭。

仁聖帝看完沈大人的信,眉頭緊蹙,似乎面有憂色,他把信交給連天意讓他收起來。

“父皇可是有事憂心?”段無咎問。

“朝廷的事情,總是煩不完的,今日不提這些。”仁聖帝又變成了慈愛的模樣,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連內侍,問道:“我記得……沈憲是不是有個女兒?正是要出閣的年紀?”-

猜你喜歡
李慎李世民最新章節
【無係統】+【輕鬆】+【種田】你想過沒有,如果當你穿越到古代,沒有係統,沒有金手指,你又不是物理化博士,也不是曆史學家,你隻是後世一個普通人。所有的知識儲備僅限於電影電視短視頻平台媒體。你會怎麼樣活著。且看一個穿越到唐初李世民第十子李慎身上的普通人,隻靠僅有的知識量和30多年的生活經驗如何在大唐積攢財富,智鬥世家,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拚搏。
李慎李世民大結局
【無係統】+【輕鬆】+【種田】你想過沒有,如果當你穿越到古代,沒有係統,沒有金手指,你又不是物理化博士,也不是曆史學家,你隻是後世一個普通人。所有的知識儲備僅限於電影電視短視頻平台媒體。你會怎麼樣活著。且看一個穿越到唐初李世民第十子李慎身上的普通人,隻靠僅有的知識量和30多年的生活經驗如何在大唐積攢財富,智鬥世家,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拚搏。
許默許婉婷
0 人在追
位元幣的價格再次暴漲許默迅速交易出去,這一次直接賺三十多萬他的資產也迅速暴漲,來到了一百五十萬...《離家後父母追子火葬場了純淨無彈窗》第23章免費試讀位元幣的價格再次暴漲許默迅速交易出去,這一次直接賺三十多萬他的資產也迅速暴漲,來到了一百五十萬手中有錢,心中不慌,雖然臨近高考,但是許默還是拿材料去註冊了一家公司名字取名為夏海小怪獸有限公司,專門用來運營小黃車共享單車,註冊資本一百萬...
俯瞰諸天神域,誰敢爭鋒?
太古異獸利爪捏碎諸天星辰,域外邪族發出惑亂眾生的嘶鳴,黑暗深淵中的妖魔睜開了邪異的血瞳,遠古諸神從沉睡中甦醒!這是一個大爭之世!人族強者以利劍問鼎蒼穹,在諸天萬族中挺起不屈脊梁!楚劍秋偶得混沌天帝訣,從微末中崛起,踏上萬界征程!一念崩星海,一念裂蒼穹!一念誅妖鬼,一念葬神魔!俯瞰諸天神域,誰敢爭鋒?這,就是天帝之威!
穿越之當個閒散王爺
【無係統】+【輕鬆】+【種田】你想過沒有,如果當你穿越到古代,沒有係統,沒有金手指,你又不是物理化博士,也不是曆史學家,你隻是後世一個普通人。所有的知識儲備僅限於電影電視短視頻平台媒體。你會怎麼樣活著。且看一個穿越到唐初李世民第十子李慎身上的普通人,隻靠僅有的知識量和30多年的生活經驗如何在大唐積攢財富,智鬥世家,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拚搏。
一朝穿書,我帶全家擺脫悲慘命運精選柳之恒
第206章 要出閣的年紀
上一頁
下一章
目录
換源
設置
夜間
日間
報錯
章節目錄
換源閲讀
章節報錯

點擊彈出菜單

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