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北條氏政頓了頓,目中精芒閃爍道:“陛下。我們得到緬甸,對於陸景來說,是無解的問題
“土司或朝貢緬甸,或朝貢楚國,或背叛楚國。漢人也不是鐵板一塊。陸景在雲貴高原上,實力不強。他就算想組織力量,也組織不起來
“雲貴地方上,就像是篩子,到處都是弱點。不像北邊的漢中。彷彿銅牆鐵壁。不必著急
“這!!!!”諸葛民聽了北條氏政的話之後,不由無言以對。然後心悅誠服的對北條氏政一拱手。
自己雖然也懂軍事,但與這位被天子帶在身邊的兵部侍郎相比,卻還差了一大截。
不愧是天子智囊啊。
北條氏政的兵部侍郎,隻是個虛銜。他不管事兒,隻在吳年身邊談論。在這些年,提供了許多建議。
是帷幄之臣。在朝野上下頗有名聲,人稱“智囊”。
吳年笑著看了一眼北條氏政,然後回到了禦座上坐下,點頭說道:“就按照北條卿說的辦
“與此同時,滇緬公路也立刻修建
“是眾臣拱手應是。
漢朝在緬甸的統治,以及未來進攻雲貴的戰略,在一係列商議,調整之後,終於成型了。
削弱緬族人。
讓雲族、滇族人鎮壓緬族人。把肥沃的土地空出來,遷徙來漢人。
在印度、泰國、老撾製造動亂。
天子繼續坐鎮新洛陽。
吳年的意誌,就是帝國的意誌。哪怕他距離帝國的核心,大漢都城,不知道多少裡。
在眾文武的齊心協力之下,一切都朝著吳年希望的方向推進。
緬族人的反抗,持續不斷。但也漸漸微弱。漢人的遷徙,也是持續不斷。
當秋天來臨的時候,漢人又有一批二十五萬的人口,遷徙到了緬甸。
其中百姓二十萬。
戰兵有二萬戶。
工匠數萬。
吳年按照之前的分配方案,把這戰兵、百姓一分為二,分别安置在仰光、新洛陽的附近。
加強了緬甸總督諸葛民的核心力量。他們之中最多的就是優秀的農民。他們很快能從肥沃的土地中,種出莊稼,獲得產出。
至於工匠,就留在了新洛陽。幫吳年建造皇陵。
哪怕是秋天。
新洛陽也還是熱的像夏天。城池外,吳年的皇陵正在加緊建造之中。除了漢人工匠之外,還有征召的緬族勞動力。
十幾萬人一起動工,場面十分浩大。
上午。
陽光毒辣,天氣炎熱。
一座土丘上。吳年與李玉尊並排站著,在眾人的簇擁下,觀看前方的施工現場。
吳年對自己的陵墓漸漸成型,感覺有點奇怪。
這活人看著自己的死後長眠的地方.....
李玉尊黏在吳年的身旁,好奇的看著,轉頭問吳年道:“陛下。按照漢人的傳統,我未來是不是也葬在這裡?”
“嗯。會有你一個位置的。不僅是你。還有我大漢朝的開國功臣。無論是死在寡人前頭的,還是死在寡人後頭的。會有很多人安葬在這裡
吳年笑著說道。
說完後,他抬頭看向都城方向,目光深邃。
他想起了第一個死在自己前頭的老兄弟。
李勇。
真是歲月如梭。
-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