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內。
劉知行、張海平隔著茶幾,坐在北邊的位置上。三個人從外走了進來。其中一人便是靜海縣秀才劉成。
一人是南海府大儒李陽,一人是廣川府大儒章敏。
二人都是四五十歲,飽讀詩書。
三人都不認識劉知行、張海平,但是進來之前,便已經被告知了。現在看到堂屋內隻有兩個人,也好猜測各自的身份。
而劉知行就不說了,人人都知道他是吳年的“蕭何、諸葛亮”,管理內政,足兵足糧,勞苦功高。
張海平做了這許久的應慶府知府,風評也是不錯。
三人對二人都很客氣,躬身行禮道:“見過劉大人。張大人。”
“免禮。坐。”劉知行輕輕點頭,也很客氣的抬起右手,請三人坐下。
“謝坐。”三人一起拱手,然後從容的來到了兩旁的位置坐下了。
“讀書人的意思,我明白。就由我來向三位說明一下。”劉知行的態度很低,抬頭說道。
“多謝劉大人,能抽空見我們。但恕我們無禮,我們想直接面見將軍。”李陽抬起頭來,雖然抱拳行禮,但頗有來者不善的味道。
“是的。我們要面見將軍。”劉成也是在旁,抱拳說道。
劉知行與張海平對視了一眼,一齊露出了苦笑之色。
“好。諸位稍等。我去面見將軍。”劉知行點了點頭站起,然後對張海平交代了一聲,便走出了堂屋,前往後院面見吳年。
後院暖閣內。炭爐燒的旺盛。吳年讓女婢去沏了薑茶,招待劉知行。
兩個人一起端著薑茶喝,說著話。
“知行。這三個人都是什麼身份?”吳年好奇問道。
“都是清白有氣節的讀書人。”
“劉成。靜海秀才。蒙元人席捲遼東之後,派人誘他出來做官,他沒同意。蒙元人讓他去參加科舉,他也沒去。”
“李陽。南海府克縣人。一輩子也沒有參加科舉,但是才富五車。開創了一所書院,培養了許多讀書人。國債發行的時候,他購買了三千兩的記名國債。他不經商,也不是外國商人。卻購買沒有利息的記名國債,可見他對將軍的支援。”
“章敏。廣川府虎林縣人。以前是個舉人。蒙元入侵的時候,他沒有屈服,帶著族人上山拒守。”
“章家有子弟五人出來做官。其中三個人在軍中做文吏,兩個人在廣川府做事。”
“一人還是知縣。”
劉知行對此如數家珍,一五一十的對吳年說了出來。
“都是好的讀書人啊。”吳年聽了之後,輕輕點頭,語氣很是尊重。但是事情棘手啊。
要是這些人哪怕有一點汙點,都好擺平。反而是一身潔白,不好擺平。
想了一下後,吳年對劉知行說道:“好吧。我就見一見他們。”
“是。”劉知行應了一聲,放下了薑茶,轉身走了出去。
“我該怎麼擺平這三個讀書人呢?”吳年舉起右手,輕輕捏著自己的下巴,有些犯難了起來。
但很快,他就有了主意。
這三個人是自己人。
對自己人,隻有開誠佈公,推心置腹。-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