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心中不免有些唏噓。
不過,最讓他感歎的還是應天府。
每次回到應天府,總能給他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應天府的建設實在是太快了,一年變一個樣。
“真是繁華,現在的應天府真是越來越好了。”
“我才走了不到一年,這應天府的變化就這麼大。”
“這街上的人這麼多,裡裡外外全是人,都不知道怎麼走了。”
朱高煦和朱高燧感歎道。
現在他們三人,真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意思。
朱棣回京,意味著離年關已經不遠了。
今年過年,可要比往年熱鬨不少。
尤其是對朱元璋來說,曾長孫的出生,對整個大明來說意義重大,朱元璋張羅著把所有藩王都給召了回來。
朱允炆本打算年前就前往占城,但最後還是被朱元璋給攔了下來。
過年,就是要一大家子都聚在一起。
“今年過年終於能團圓了。”
朱元璋笑著說道。
這幾日,皇子皇孫回宮的訊息已經愈加頻繁,不少藩王都陸續回宮。
現在朱元璋的年事已高,每年最盼望的就是把兒子孫子都聚到一起說說話。
說起來,朱元璋已經很久沒有見過手下的這些藩王了。
海外就藩之後,自然是不能說回來就回來。
藩地當時還不夠穩定,若是藩王私自回京,藩地很有可能會生出動亂。
朱元璋雖想念兒子,但也無可奈何。
現在就不一樣了。
大明周邊的藩地已經陸續穩定,不管是東瀛還是安南已經基本平定。
藩王回京過個年,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隨著皇子的迴歸,宮中也逐漸變得熱鬨起來。
洪武二十九年,正月初一。
朱元璋舉辦了盛大的朝會。
朝會第一項,由各部尚書宣讀洪武二十八年大明所經曆的大事。
主要是為了襯托出大明的強大。
官員從奉天殿一路排到奉天廣場。
皇子自然不可能是一人單獨回來的,攜帶著的肯定還有大把文臣武將。
此外,還有一些地方官員也要進行年度彙報。
此次朝會,足足有三千人。
朱元璋到了這個時候,也不吝嗇錢財,拿出內帑的幾萬貫用來操辦此次朝會。
幾萬貫,對內帑來說太不叫個事了,現在大明國庫充盈,內帑更是富得流水,若是放到以前,這場朝會絕對辦不下來。
在大朝會之上,最熱門的話題還是東瀛。
許多官員都十分後悔,為何當初沒有選擇跟著前去東瀛。
東瀛現在的油水可真不少。
隨著銀礦的開發,不少官員都能從中撈到油水。
像是晉王朱惘,齊王朱榑,早已是從中賺的盆滿缽滿。
不少官員藉著此次朝會,開始不斷阿諛奉承二位藩王,就是想藉此機會前往到東瀛發展。
若是能搭上這條線,那以後的吃喝肯定是不用愁了。
不僅能撈到油水,還不用像在應天府這般努力工作。
這樣的神仙生活,誰能不趨之若鶩?
“太孫殿下,現在不少官員擠破了頭都想前往東瀛,這些奏摺,都是申請前去東瀛的。”
“殿下,如果不是建立了東瀛考覈製度,恐怕現在的東瀛早已人滿為患了。”
張伯笑著說道。-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