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兵權,隻要能徹底掌控兵權,就不怕手下的人不聽使喚。”
“其次是人才方面,孫兒認為官員本就少之又少,所以任用時必須要優中取優。”
“很多讀書人不適合做官,在工作崗位上的效率並不高,久而久之便會拖垮朝廷的辦事效率,所以說知人善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
“孫兒認為,讀書和做官是兩碼子事,讀書好的不一定會做官,做官的不一定會讀書,兩者之間並無太大關係。”
“所以孫兒開設官員考覈製度,用自己的政績說話,能者優先,隻看數據不看人,若是一年考覈下來百姓怨聲哀悼,那一定是不適合做官,必須當即開除。”
“每年朝廷都必須要拿這些不作為的官員開刀,不能讓他們覺得做了大明的官就是吃了鐵飯碗,一個官位本就稀缺,必須嚴格遵守能者優先,你若是在崗位上乾不出個所以然來,第二年肯定就要撤他的職。”
“如此一來,官員大多不會在濫竽充數的不作為,手裡的事也不會再向上推,一方面他們想通過政績來防止自己被撤職,另一方面政績也和自己的俸祿掛鉤,若是不好好乾,一年當頭的津貼補助可能都要被全部取消。”
“這樣一番操作下來,奏章自然就少了。”
朱雄英這番話說的很明白。
兵權和官員任命都是重中之重,這兩點必須由朱雄英親自來做。
至於其他的,就全都交由官員來做。
别說你不能做,不能做就趁早滾蛋。
反正整個大明能做的多的是,難不成還缺你一個?
先前的大明就是因為官員層層推諉,所以才導致呈上來的奏章如此之多。
經過朱雄英的一番操作過後,效果十分顯著,奏章立馬就少了大半。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茶杯,笑著說道:
“我這個大孫真乃聖人也。”
“這番話可比那些文官說的中聽的多了,能把官場弊端看的如此之透的,恐怕就就隻有大孫你了。”
“那些文官隻會說些假大空的話,咱聽起來十分不悅。”
“這兩年,咱可真是感受到了大明的變化,大孫你的這些改革,當真是起到了作用。”
“咱這一生如履薄冰,兢兢業業,以為做的已經足夠好,直到看見大孫你所做的一切,咱才真正意識到,一個強盛的王朝應該是何種摸樣。”
“富國強民,兵強將勇,政通人和,五穀豐登,太平盛世。”
“咱老朱一輩子,從來沒有佩服過誰,但大孫你算的上是一個。”
……
世上真有天生的聖人嗎?
朱元璋是看著大孫長大的,對他的一切幾乎瞭如指掌。
大孫從出生到現在,幾乎沒有拜過什麼師傅,全是自學成才。
但他所做的一切,卻早已顛覆了朱元璋的認知。
朱元璋先前在學習商道時,對大孫的藍家莊也頗有研究。
他也十分好奇,大孫是如何一手把藍家莊的規模建立的如此之大。
等朱元璋瞭解通透後,那才叫震撼當頭。
他從未見過如此新奇的商業模式,甚至就連運轉思路都從未聽過。
朱元璋雖沒上過學,但對讀書十分熱衷。-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