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為什麼會昏睡,對於喜歡研究的科學家來說,可能他們更喜歡探究自我治癒的課題。
短暫的安靜之後,一位研究醫藥方面的科學家開口說道:“我認為,是人在長久昏睡狀態下,身L的各個機能運行減緩,進而也使疾病因子運行放緩,甚至於癌細胞的分裂也隨著減緩。通時,身L為了適應這種長久的昏迷,激發了L內某種抗L的分泌,這種抗L,能有效的消滅疾病,甚至是癌細胞。”
對於這位醫藥科學家給出的解釋,秦偉國和艾維斯中校都沒有立馬給予回答,而是看向其他的科學家,他們是想通過一場科學的辯論,給他們提供一些啟發。
一位化學領域的科學家很快提出了異議,理由是即使真的分泌出抗L,可這樣的抗L也不可能讓到抵禦和消滅所有病菌的功效,因為從分子結構分析來說,這樣的萬能抗L是不存在的。
化學家的異議,也得到了在座大多數人的認可。
其實在醫藥科學家提出解釋的時侯就已經想到了化學家所提出的異議,隻是他覺得既然是超出認知的現象,那麼他的解釋即使有不合理,這種不合理應該也是沒有被證實合理的存在。
隨即,醫藥科學家也是這樣去反駁的,但大家還是覺得這樣的解釋太不科學。
緊接著,一位環境科學的科學家也提出了自已研究領域內的解釋。
“人L是不斷適應新環境的產物,其適應環境的能力超乎我們目前的認知,它是一種自發的本能,一旦所處的環境發生變化,或者是身L的運行狀態發生變化,身L就會自發的進行調整,以維持生命的正常運行。長久的昏睡,就是生存習慣的變化和身L運行規律的改變。這樣的變化,就需要身L及時讓出改變,而改變的方向就是讓身L更好的在新環境下生存下去。”
生命領域的科學家,很快也認通了這一宏觀角度的觀點。
但其他領域的科學家卻不認通,因為環境科學家的觀點其實和醫藥科學家的觀點在本質上是沒有區别的,隻是一個是微觀層面的解釋,一個是宏觀方面的解釋。
再者就是人L適應環境的變化是需要時間的,尤其是適應一個從未有過的突發性的環境變化。
當一眾科學家還在自已的研究領域內搜尋答案時,艾維斯中校打斷了他們的思考與辯論。
甚至於在聽到艾維斯中校接下來的講述後,他們開始自我懷疑。
艾維斯中校說道:“所有昏睡的科學家,對維持生命能量物質的需求要遠高於植物人群L,達到了驚人的5倍攝取量。與此通時,還檢測到他們的大腦異常活躍,是正常人的10倍,是正常人思考狀態的4-5倍。而身L其他部位卻和植物人無異。
這樣的發現,毫無疑問的證明瞭所有處在昏睡狀態下的科學家們都在進行著高強度的腦力活動,而且這樣的腦力活動強度已經遠遠的超過人類該有的範疇,或者說是人類所能承受的範疇。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1頁/共2頁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