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們帶著文官們,拿出了一大摞漢、蒙雙文的傳單,挨個蒙古包遞送,並不厭其煩地宣講政策。
這些文官都是甘陝總督府從當地派來的,個個都是人才,說話也好聽,蒙古人的敵意漸漸消退。
而且蒙古人也都知道俺答汗死後,各大部落都接受了大明的冊封,成為了大明領地的封臣。
因此對大明重返河套地區,是有心理準備的,他們隻是提出,我們已經在此生活了很久,不要趕我們走了。
文官們慷慨激昂地宣講:“你們都是大明的子民,在大明的土地上放牧,豈有趕你們走的道理?
這些漢民,也不是來搶你們的草場的,就像你們對耕地不感興趣一樣,他們對草場也不感興趣。
他們是來種田的,軍隊是來保護你們的。他們種田向朝廷交糧,你們放牧向朝廷交馬!”
蒙古人表示不太明白:“是朝廷向我們買馬嗎?像互市一樣?”
文官們搖頭:“不,互市是買賣,咱們之間不是買賣,是交稅!
這些草場是大明朝廷的,你們是大明的百姓,所以要交馬給朝廷。”
蒙古人覺得不太公平:“這不是要搶我們的東西嗎?我們不乾!”
文官們想了想:“我們來之前,這草場是誰的?”
蒙古人指了指遠處最大的蒙古包:“是我們部落首領,不拔汗的。”
文官們問:“你們要交馬給他嗎?”
蒙古人點點頭:“交的,不光要交馬,還要交牛羊,按照草場大小來交。”
文官們很奇怪:“為什麼你們覺得交給不拔汗就是對的,交給朝廷就是搶呢?”
蒙古人很講理地說:“草原上一直都是如此,代代相傳,誰當了首領,誰就可以征收牲畜。”
文官們點點頭,跟著騎兵直接去找不拔汗了。不拔汗早已看見了這邊的動靜,但他知道自己打不過,也就沒組織抵抗。
然後他就被一群文官包圍了,盤查他的年收入。不拔汗於是開始哭窮,表示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文官告訴不拔汗:“河套是大明疆土,大明疆土之內,最大的地主就是朝廷,你想一毛不拔是不可能的。”
不拔汗和文官們討價還價了半天,最後約定,部落裡的馬匹牛羊,統一按照三十頭抽一頭來交稅即可,而且一匹馬可以抵更多的牛羊!
若朝廷還想要更多,就會花錢來買。這個比例不算高,不拔汗覺得可以接受,何況大明又不是光來收稅的。
文官們說了,那些來耕種的漢人百姓,他們的出產可以在本地直接和牧民們進行貿易交換,不用通過互市。
不通過互市就意味著不用交稅,也就是說,這裡是大明明文規定的第一個免稅貿易特區!
而且交稅就意味著大明將為不拔汗的領地提供終極保護,這就不是幫忙保護了,而是像保護自己的領土一樣保護!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1頁/共2頁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