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國弼和劉孔昭僵持在原地,不知所措。
軍令狀這玩意簽了就要承擔責任,多了不說,肯定會被罷官並削去兵權。
其次。
被陛下知道後,還有可能會被削爵,甚至...砍頭。
可是不簽的話。
被陛下知道後下場同樣好不到哪兒去。
甚至不用陛下出手,在那幫文臣的彈劾下,太子殿下就會出手。
從此遠離權力中心!
簽...或者不簽。
這兩個念頭在他們二人心中反覆徘徊,遊移不定。
劉孔昭幾番掙紮之後,在軍令狀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並用印綬蓋章。
他是操江水師提督,麾下都是水師。
李自成在此之前並沒有水師,就算劉宗敏訓練三個月也不是他的對手。
綜合利弊之下,他選擇了妥協。
現場隻剩下朱國弼一人沒簽軍令狀。
“罷了,朱大人請回吧。”呂大器說道。
“我...”朱國弼有些猶豫。
“簽了做不到一定會死,不簽反而有活路。”呂大器提醒。
朱國弼眼神閃爍了片刻,站起身對著在場的人說道:“諸位,我這就領兵繞過洪澤湖,去攻打駐守的泗州北面的劉宗敏。”
現場靜悄悄的,迴應他的隻有船外的風聲和船裡的呼吸聲。
朱國弼自知無趣,轉身走出船艙,乘坐小船離開。
“諸位也請早些回去吧,明日卯時初刻同時出兵。”
“遵命。”
劉孔昭和劉肇基起身施禮,先後離開。
船艙內隻剩下呂大器和李士元二人。
“大人,”李士元開口說道:“少了朱國弼的五千人,咱們勝算是不是...”
“無妨,有他不多,沒他不少。此戰重點不是打仗,而是...幫助高傑、劉良佐他們渡河。”
......
鳳陽城又稱中都,始建於洪武二年九月。
建成後共有外、二、內三道城牆。
外城牆總長三十公裡,高五丈;二道城牆稱總長約八公裡,高兩丈;內城牆長不到四公裡,高五丈,底寬兩丈半,頂寬兩丈。
城牆皆用大城磚砌築而成,負責燒磚的有二十二個府,七十個州、縣,以及數不清的衛所。
砌磚的灰漿由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而成。
崇禎八年張獻忠攻陷鳳陽,史載張獻忠撤離時全城儘毀。
但是根據史料記載,城陷三日後張獻忠就與高迎祥分兵各向。
所以就算毀城牆,也毀不了多少,畢竟鳳陽城牆都是牆磚砌築而成。
再加上城陷時是崇禎八年,當地守軍完全有時間修補。
李自成為了保衛鳳陽,在鳳陽城北,城東,城西佈置了重兵。
唯獨在城南留了一個缺口。
這在軍事上交叫圍三闕一。
如果四面合圍敵,會迫使敵軍將領誓死抵抗。
相反,如果留一個缺口,就有可能使敵軍將領在逃跑和死戰之間遊移不定,導致軍心渙散。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1頁/共2頁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