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禎放下手裡的銅錢,盯著方嶽貢說道:“方尚書,你們戶部有沒有考慮鑄造銀錢(以後稱銀幣)?”
明代鑄錢的衙門有兩個。
一個是工部的寶源局,另一個是戶部的寶泉局。
除此之外,各行省又在地方設立分局鑄錢。
“銀幣?”方嶽貢愣了下。
“對,朕聽聞福建、江浙一帶的洋人用銀幣交易,當地百姓稱之為番錢。每個銀幣重七錢三分五厘,有馬劍、洋船、雙燭、水草文等樣式。”
“因為不用稱重,隻要磨損不是太厲害就能當七錢三分銀子使用,深受當地商人好評。”
方嶽貢疑惑的問:“臣想知道,陛下鑄造銀幣的目的是什麼。”
崇禎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繼續說道:“等市面上銀幣足夠多的時候,朕會禁止用白銀繳納賦稅,隻接受銀幣和銅錢。”
“貨幣是大明朝的命脈,朕要將命脈掌控在自己手裡,而不是那些身懷巨賈的商人!”
方嶽貢站在原地思考這件事的可行性。
這件事在理論上不但行得通,還會讓商人之間的交易更便捷。
市面上的銀子質量參差不齊,有摻鉛的、摻銅的(鋅在明代稱白銅)。
同樣是一錠銀子,有的含銀量高達百分之九十,有的含銀量隻有百分之七十。
各地給銀子稱重的量器也不相同,或多或少都有公差。
銀子是大明的本位貨幣,種種跡象表明,朝廷對貨幣控製幾乎為零。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貨幣背後是國家信用。
當貨幣失控,國家喪失信用的同時,還會喪失民眾的信任。
這便是經濟影響政治的一個縮影。
所以曆朝曆代滅亡的前兆是經濟崩潰,隨後才是政治危機。
比如唐宋。
唐朝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地方征收的稅不上交朝廷,導致中央朝廷財政危機。
鑄錢?.
好主意!
中央朝廷是這麼想的,地方藩鎮也是這麼想的。
大家同時開足馬力鑄錢,直接把大唐的經濟徹底整崩潰了。
宋朝遇到的麻煩也不小。
由於人口增長和手工業的發展,導致市面上對貨幣需求量激增。
大宋本想像唐朝一樣鑄錢,但...
大宋缺銅!
為了鑄造出更多的貨幣,必須尋找替代品。
可是替代品比銅還難找。
當時大宋金銀產量少得可憐,除了金銀銅之外,能當貨幣的金屬隻有鐵了。
但是鐵的貴金屬屬性太弱了!
再加上容易生鏽,所以大宋想到了交子(紙鈔)。
結果可想而知,到最後交子的價值跟擦屁股紙一樣廉價。
崇禎之所以不發行紙幣,就是出於這種顧慮。
他或許能做到不超發貨幣。
但是...下一任皇帝呢?
他能禁得住這種誘惑嗎?
顯然不能,因為紙幣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1頁/共2頁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