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交通,宋隱繼續開口。
“除了暢通無阻的陸運,還需要疏通河道,將河運也打通起來。”
“海上貿易的貨物,由海運向運河銜接,加快貨物流通。”
“疏通運河時,要修建大壩,防止運河堵塞或河水氾濫的情況。”
“更能通過運河,打通大明南北貨運交通,讓南北的經濟形成互通。”
聽到這裡,許多擁有河道的行省佈政使立刻興奮得兩眼放光。
宋隱這個提案,簡直太好了。
他們早就眼紅靠海的大省可以發展海上貿易。
現在,宋隱說發展運河,簡直是送給他們一個福利大禮包。
許多行省都有大河道,卻不像靠海的行省那般有優勢。
可一旦運河發展起來,他們的優勢也就來了。
可以說,大明的運河幾乎就沒有真正的用到實處。
治理起來甚至還得勞民傷財,非常麻煩,所以基本上都是發生水災才去治理。
如果能夠統一規劃,統一治理,對於擁有運河的行省來說好處太多。
對這個建議,沒有大臣有意見。
宋隱停頓了一下,繼續道:“臣覺得,皇上應該允許臨海州府開設港口,擴大海上貿易,這點對於提升大明經濟有好處。”
“此外,臣建議增設海軍,並訓練出一支能夠在海上作戰的隊伍,為大明征戰海外做準備。”
聽到這裡,整個朝堂立馬沸騰起來。
特别是淮西武將一派的藍玉等人,更是無比興奮。
建造海軍,意味著他們有機會獲得更大的兵權,這可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
對於這個提議,他們舉雙手讚成。
而宋隱的一句征戰海外,也給了朱元璋巨大沖擊。
大明建國後,朱元璋以民為本,重心放在基礎工作上。
至於開疆拓土,隻能按捺住。
畢竟大明是從戰火中奠定起來,百廢待興,如果繼續擴張,國力肯定消耗不起。
一個國家如果好戰,肯定活不長。
但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戰鬥力,同樣也維持不下去。
無論是從馬背上奪天下的成吉思汗創建的元朝,還是在戰火中成立的秦國,抑或是以安逸為主的宋朝,都在戰或不戰中滅國。
所以朱元璋在製定了偃武修文的國策,來治理大明。
就連劉伯溫和李善長也都這麼想。
因為太子朱標寬厚仁德,是最好的繼承人。
可是現在,宋隱一句征戰海外,瞬間點燃了朱元璋骨子裡的熱血。
哪個皇帝不想將全天下據為己有?
不過宋隱設想重心目前還是在搞活經濟貿,海軍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打造出來的。
熱血沸騰後,朱元璋冷靜下來,心裡就多了疑問。
“增設港口,相當於打開海域國門,如果海外國家通過港口進攻我國,豈不是得不償失?”
雖說倭寇已經無再戰能力,但是海外還是有許多國家。
他們的戰鬥力如何,大明對此一無所知。
看出朱元璋心存顧慮,宋隱當即解釋,“皇上,這也是臣建議成立海軍的原因之一。”
“而增設海運港口,自然也是為了加速海外貿易流轉,從而提升大明經濟,提升國力。”
“經濟雄厚了,許多事情自然都不在話下。”
“而且增設港口,便於將海上貿易跟陸運貿易快速銜接起來,從而打造出一個海陸聯通的完整交通體係,快速將貨物運轉到各地。”
宋隱說了那麼多,文武百官聽得耳朵嗡嗡直響,感覺腦子不夠用了。
他們平時隻顧著做好分內的工作,從未考慮過這麼複雜而又長遠的規劃。
但可以預想得到,按照宋隱的說法,大明將會進入一個經濟快速發展流通的盛世。
“整個大明海陸和河運都相通以後,大明經濟一定能快速發展。”
“當然,具體怎麼做,也要因地而異,畢竟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
“所以,各地佈政使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把不足變成優勢,發展當地經濟。”
“當各地經濟都穩定向上提升後,整個大明的經濟也就能夠得以全面發展。”
朱元璋邊聽邊思考。
宋隱說了那麼多,涵蓋到許多方面,真正要操作起來卻相當複雜。
但毋庸置疑,宋隱想要打造的是一個盛世的大明。
這點正是朱元璋想要的。
“很好,你的提議很不錯,但是想要在短期內做到,恐怕有些脫離實際。”
“誠如你說各州府情況各異,同時發展壯大的可能性不大。”
“這點你要如何解決呢?”
朱元璋又拋了一個難題。
宋隱笑了。
“大明十三個行省各具特色,比如說江南盛產糧食,而且又臨海,所以江南可以重點發展糧食和水資源。”
“而山西行省可以重點發展礦產資源。”
“總之,每個行省將自己的特色作為主業,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兼顧其他,根據自身情況發展自己的特色。”
聽到這裡,朱元璋內心無比震撼。
發展特色?
他竟然沒有想到這一點。
事實上,也因為大明之前囊中羞澀,所以無法做到面面俱細。
想不到宋隱卻考慮得如此周到。
朝堂上除了朱元璋和宋隱的一問一答,再無人開口。
不過,所有人心裡都無比駭然,看著宋隱的目光充滿了不可置信和敬佩。
他們眼前似乎浮現出一副盛世美景。
這幅美景就連在盛唐和強宋時期,都不曾實現。
可現在,宋隱卻告訴他們,大明可以實現。-
點擊彈出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