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開展,關稅製度的改革,大量的糧食、棉花輸入大明。
糧食,已經不再對大明構成威脅。
‘小冰河’,也亡不了大明!
陝西的災荒,隨著大批百姓遷移河套地區,也即將從根本上得以解決,民亂自然也就平息了。
歸化會盟,漠南各部臣服,北方邊患得到徹底根除。
如今建奴這心腹大患,也要投降了。
崇禎這大明天子的心情,又怎能不好?
大臣們沉默了片刻,畢自嚴出列奏道:“臣以為,若是建奴答應我大明足夠的條件,理應接受投降。”
崇禎問道:“畢卿,說說你的理由。”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如今建奴雖已是強弩之末,然而建奴經營遼東多年,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若是以武力征伐,勢必會耗費國帑,將士傷亡無算。”
“我大明近年國運昌隆,國庫充盈,然而開支也是繁多巨大,歸化之戰又剛剛結束不久,若是再起戰事,必將損耗國力。”
“若是能通過談和,不費一兵一卒收複遼東,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畢自嚴侃侃而談。
他的這番言論,其實代表了絕大多數文官的想法。
李標、薛國觀等閣臣,以及九卿紛紛開口附議。
與建奴最終一戰,打輸肯定是不可能打輸的。
然而打仗就要花銀子,就要死人。
最為關鍵的是,這可是滅國之戰,一仗打下來,將會有多少功勞?
武將們豈不是要上天了?
在文官們看來,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遼東,才是最佳選擇。
這樣既能收複遼東,功勞又是文官的,簡直是兩全其美!
文官們會有這種想法,並非是因私廢公,而是屁股決定腦袋罷了。
再怎麼忠君體國的大臣,也得為自己的政治集團謀取利益吧?
不然下面有誰聽你的?
崇禎沒有表態,看向張維賢:“英.國公以為呢?”
“奴酋皇太極雄才大略,絕非等閒之輩,此時建奴投降,實乃拖延之計,絕不可輕信。”
“以我大明之軍力,以及軍心、民心,覆滅建奴易如反掌,又何必與其談和?”
張維賢是勳貴,屁股自然是要站在武將一邊,況且他說的是事實。
崇禎又看向孫承宗:“孫卿是薊遼督師,為何不置一詞?”
這麼大的事情,孫承宗這個內閣輔臣、薊遼督師,自然是要從遼西趕回來參加。
孫承宗恭恭敬敬地答道:“陛下是否忘記了一件事?”
崇禎詫異地問道:“什麼事?”
“陛下曾下詔,國師雲逍子參讚國政,凡大政、軍機,須問及意見。”
“建奴歸降,這麼大的事情,為何不過問國師?”
孫承宗的答覆,讓眾臣腹誹不已。
這個老狐狸!
他是文官,又是薊遼督師。
主和,會讓將士們寒心,以後隊伍就不好帶了。
主戰,就會得罪文官集團,以後就要時刻防備著被人從背後捅刀子。
不管是主和還是主戰,都會得罪另一方。
於是直接把皮球推給了雲逍子。
雲逍子的主意,總不會有人會有意見吧?
不愧是先帝的老師,雲真人力薦的薊遼督師,高明!
崇禎頷首道:“孫卿所言極是,此事等征詢國師之後再議吧。”
-
點擊彈出菜單